首届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共论剧变新风向

2025-03-16 10:01:00 影视热点 牛哥哥
甄嬛传导演郑晓龙、孝庄秘史导演尤小刚等业内大咖齐聚深圳,共论中国电视剧产业未来。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盛大开幕,探讨“迎接‘剧’变,变与不变”的主题,发布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年度行业白皮书。行业精英们热议微短剧与AI技术对行业的影响,强调内容为王,推动影视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不仅是风向标,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源动力,为影视行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首届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共论剧变新风向首届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盛大启幕,共谋行业剧变新风向2月20日,中国影视行业的年度盛事——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在深圳隆重开幕。这场被誉为影视“开年第一会”的活动吸引了《甄嬛传》导演郑晓龙、《孝庄秘史》导演尤小刚等业界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电视剧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大会以“迎接‘剧’变,变与不变”为主题,九位重量级嘉宾分别从行业协会、平台、制作公司等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剧集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变革机遇。现场气氛热烈,金句频出。中制协会长、制片人侯鸿亮指出,2025年将是电视剧行业破局的关键之年,他强调要以观众为本,重塑精品创作生态,回归“内容为王”的本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党委副书记夏晓辉认为,微短剧的兴起和人工智能的加速迭代,标志着“剧”变时代的到来。尤小刚认为,创作者应顺应受众习惯的变化,推动叙事方式的变革,爽点剧需提升至文化叙事,长剧需适应移动化受众的需求。郑晓龙指出,微短剧迎合了现代观众的快节奏生活需求,但同时也面临内容深度不足、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中制协常务副会长赵依芳表示,追求精品内容是影视产业的立身之本,产业生态的布局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强调,好剧应兼具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反对唯“流量论”,重视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大会还发布了《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年度行业白皮书》,指出行业亟待解决的四大痛点,包括精品剧集创作质量与产量的平衡、短剧集商业模式的成熟、行业上下游共生共担、版权保护等。报告显示,优质IP持续发力,现实题材展现强大生命力,悬疑题材井喷式增长。作为大会举办地,深圳福田区近年来积极布局文化产业,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吸引了众多头部企业入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大会期间,福田区还发布了首部以深港文化融合交流为背景的医疗微短剧《白色光芒》。本次大会不仅是中国电视剧产业的风向标,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在行业剧变的浪潮中,中国电视剧产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声明:某某网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广告
广告
链接占位符:{promotion.url.123},链接占位符:{promotion.pic.123},文字:{promotion.title.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