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哪吒之魔童降世2的票房奇迹,以32天141亿的成绩超越蜘蛛侠,登顶全球影史票房第七位。这部作品不仅刷新多项影史纪录,还在北美、澳新等地实现华语动画电影最大规模发行。然而,票房背后引发的争议也引人关注。有评论指出“全靠13亿人内循环的自嗨”,质疑票房注水。但事实上,哪吒2的国内票房占比体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质的飞跃,其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强大影响力。站在历史节点,我们应客观看待这一文化远征,期待中国电影在全球影视版图中的更多精彩。
《哪吒之魔童降世2》书写票房新篇章,全球影史排名第七3月1日,龙抬头之日,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一项新的里程碑。《哪吒之魔童降世2》(以下简称《哪吒2》)在短短32天内,以141亿的票房成绩,成功超越了《蜘蛛侠》等好莱坞大片,登上了全球影史票房排行第七的位置。这部国产动画电影的辉煌成绩,不仅包括了单日最高票房8.66亿、连续26天破亿等多项影史纪录,还实现了在北美、澳新等地区华语动画电影的最大规模发行。然而,在这片喜悦的海洋中,也有不少声音在质疑。社交媒体上,有人评论称《哪吒2》的票房成功只是“13亿人内循环的自嗨”,这种观点在影评社区中也并非少数。有资深影迷指出,《哪吒2》在北美的首周票房远低于同期《蜘蛛侠:纵横宇宙》,认为这部电影离开中国市场的支持就无法立足。然而,这样的批评似乎忽略了全球票房格局的一个事实:在全球票房前十的影片中,有七部本土票房占比超过40%。即便是漫威的《复仇者联盟4》,北美市场也贡献了其总票房的33%。《哪吒2》在国内市场的票房占比,恰恰反映了我国电影市场的强大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哪吒2》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亮眼。在香港市场,该片三天内就狂揽1428万港元,刷新了动画电影开画纪录,成为2025年的香港票房冠军。这些成就都表明,《哪吒2》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在文化输出领域实现了突破。面对外界的质疑,我们更应该看到《哪吒2》所取得的成就。《好莱坞报道者》在专题中提到:“当14亿人的文化认同被唤醒,其释放的能量足以重塑全球影视版图。”从《大圣归来》的9.56亿票房到《哪吒2》的140亿,中国观众用实实在在的票房数据为本土文化投下了信任票。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不应该只是盲目欢呼,也不应该过度苛责。正如《哪吒1》导演饺子所说:“中国动画要站起来,需要先让观众坐下来。”而《哪吒2》的成功,正是中国动画崛起的明证。随着《哪吒2》海外发行方宣布增加18种语言配音版本,以及北美艺术院线联盟将其列入长期放映计划,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文化远征将更加从容,而中国电影市场在全球的版图也将不断扩大。正如40年前《少林寺》在全球创造的奇迹一样,从香港市场的破冰开始,中国电影正在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