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看《志愿军》,感受英雄鸽眼石!

2025-09-29 20:05:00 影视热点 牛哥哥
国庆看《志愿军》,感受英雄鸽眼石!和平鸽的红色印记当《志愿军:浴血和平》的首映礼在北京中影国际影城(党史馆CINITY影院)拉开帷幕,红色的鸽眼石头成为全场最瞩目的焦点。这枚石头,不仅是电影中的关键道具,更是导演陈凯歌的作者性表达,也寄托了所有主创人员对英雄的敬意。影片通过“极致、相信与陪伴”三个关键词,展现了志愿军战士在谈判桌上的坚定与无畏,以及他们为和平做出的巨大牺牲。鸽眼石上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让人不禁思考:和平,究竟是什么?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陈凯歌导演在首映礼上深情地回忆了拍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尤其是松骨峰上的志愿军三连,一场战斗下来,130多名战士只活下来7人。这些数字,冰冷而残酷,却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而姚庆祥被敌特分子在一公分之外击穿头颅,却选择为了谈判大局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英雄事迹,更是让人动容。电影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与无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谈判桌上的博弈与较量《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系列的收官之作,立意解锁“边打边谈”的全新战局。影片展现了中美双方在谈判桌上的博弈与较量,我方代表团寸步不让,用专业实力和坚定态度捍卫底线。电影中,美军联络官来到谈判现场,要求现场得把中、美双方的座位调换下,所谓‘坐北朝南’为尊,我方当然也会据理力争。这样一场戏,它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这又何尝不是一场‘战争’?包括每场谈判的戏份,都会在现场设置多个机位,就是要捕捉到双方谈判代表细微的表情。这些细节,让影片更加真实、更加震撼。鸽眼石上的关键词陈凯歌导演拿到的鸽眼石头上写的是“极致”,他说:“我太明白它的意涵了!”张珂拿到的石头上写的是“陪伴”。“2023年,迎接第十批志愿军战士遗骸回国的沈阳现场,我受邀参加了;今年,迎接第十二批志愿军战士遗骸回国,在三部曲中饰演志愿军营教导员李想的演员朱一龙也到了现场,这都是一种‘陪伴’。我想建议大家走出影院,如果你们有时间,可以去参观下沈阳的志愿军战士烈士陵园,为长眠在此的英雄们扫扫墓。以及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健在的志愿军老兵,我们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去陪伴下他们。这种陪伴,是我们对他们最好的致敬。”宋佳拿到的石头上写的是“相信”。“我所饰演的林月明,她一直是凭借这坚强的毅力在带病参与谈判的,就因为她坚信和平一定会到来,这是她身上一种信仰的力量。通过这次拍摄,我对生命、对和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重。”陈飞宇拿到的石头上写的是“捍卫”。“这个词在孙醒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在前线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他拼尽全力,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我认为他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以及中国人的底线。”照片的意象与历史的回响当被问及影片中为何出现了多个照片的意象?陈凯歌介绍说:“照片是我们同过去的连接。大家童年都有这样的经验,小时候站在桌子前,个子还没桌子高,看见上面摆放着你或者家人朋友的照片,所有的东西好像在那一瞬间都定格了,这就是我们与过去的连接,与这些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的连接。电影中若干次出现了照片,包括那张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屈辱的照片,以及最后这些牺牲者们的照片都摆放在李晓家的柜子上,这既是我们对‘三部曲’电影本身的一种回顾,也是对那些真正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们的一种缅怀。”参考资料1. 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首映礼新闻报道。2. 陈凯歌导演访谈录。3. 《志愿军》三部曲相关历史资料。希望这篇能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志愿军:浴血和平》这部电影,也让你更加珍惜和平,更加尊重英雄。你呢,是否也有类似的感受?是否也愿意去陪伴那些长眠于此的英雄们?
声明:某某网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广告
广告
链接占位符:{promotion.url.123},链接占位符:{promotion.pic.123},文字:{promotion.title.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