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X岛早就看出不对劲了。早些时候就说,这电影拍得歪七扭八的,挂着抗战片的名头,骨子里是想给那些当年侵略者洗白。最近这一连串的事儿,把这话应验了。管某那家伙憋着这回算是露出了真面目。咋回事。咱直接说。最近一张图火遍全网,是《东X岛》的制片人梁某,在一个路演现场咋说咋地的。好多网友瞅一眼,就明白这电影整的啥名堂了。这电影是有本事的,真事儿。当年小鬼子占了香港,不少英军兵不血刃就投降了,被小鬼子弄上“里斯本丸号”那艘船,打算弄到日本去当苦力。可没走多远,在舟山那块儿,被美军潜艇给炸了。哗啦一下,船翻了,好多英军战俘掉水里。好心的中国渔民看见了,二话不说就跳下水去捞人,捞上来几百号人,弄到他们村里头。后来小鬼子来搜岛,战俘们觉得跑不掉了,就被抓。渔民们还是把三个英军藏起来,后来跟本地军队一块儿,把那仨人弄到东极岛,再送到了重庆。***小鬼子还到处嚷嚷,说自己多仁慈,专门去救英军俘虏。可那仨人到了重庆,一广播,把真相都说了,把小鬼子脸都丢尽了。这就是《东X岛》原来的故事。可管某不这么拍,他采访的时候说,“哪有舟山渔民光凭善良就救人的道理,我得改成他们是为了救自家兄弟,还扯上啥女性解放,才肯动手。”瞅瞅,管某**这么想的。渔民们基本的善心都不算数,在他那儿,中国人没一个好东西,非得是麻木不仁、傻乎乎的。管某改了故事:小鬼子一艘船装着英军战俘,被炸了,战俘都掉水里了。可中国渔民。他们死活不管,眼睛都瞎了,一点儿都没有。后来还是英军和女主角一通说,他们才知道救人是个啥玩意儿。没英军和女主角教,他们大概率连善良都不知道。紧接着,小鬼子又来搜岛,中国渔民想卖英军换个人情,又是英军一顿忽悠,渔民们才醒悟过来,赶紧护送几百号英军走人,往重庆跑。为了整得刺激,管某还把渔民们护送三个英军去重庆,改成渔民当场造反,把小鬼子给干了,救了那几百人。这改动,没啥毛病,*带劲。可东极岛是小鬼子的地盘,几百号英军咋送出去?渔民们是干掉了看守里斯本丸号那帮小鬼子,可不是把整个舟山的小鬼子都给解决了啊。舟山附近的小鬼子肯定全跑出来追杀,渔民和英军都得完蛋。再说,几百号人不是仨人这些战俘往哪儿搁?往哪儿藏?吃啥喝啥的咋办?电影全不提,就整一个抗日爽片。最逗的是,渔民们回去路上把枪都扔了,管某在路演老强调这一段,说这是“反战”。管某的老婆,就是梁某。这下你明白了。管某一开始就想整一个“反战”片,在西方那套理论里,中国人还能有啥好形象?明明是中国渔民救了英军战俘,是出于好心,电影里非得拍得渔民麻木不仁,得靠英军教才有点人样。电影里还有一个主角对渔民说的台词,“英国人是来帮我们打日本人的。”这话一听,就乐了。英国人什么时候帮我们打过小鬼子?这些英军是在香港被小鬼子俘虏的,小鬼子打香港英军连打一天就缴枪投降了。要是按时间算,香港英军抵抗*就十八天,法国人还抵抗了四十四天怎么好意思比法国还短?再说,英国人在二战里没少出卖中国,背后捅刀子的事儿干得不少,咋就成了“帮我们打日本”了?不帮倒忙就不错了。归根结底,就是管某那套想法作祟。他就不信中国人会干不掺杂别的成分的好事,在他眼里,中国人做好事儿要么是被别人带着,要么是图点啥好处。中国人做好事儿之后,非得整点符合西方那套价值观的玩意儿,**扔枪,这样就能验证是“反战”。管某这套逻辑,在导演圈里不新鲜。有的导演不信一个女人能为了信仰,在农村教书四十多年,就改成这女人是为了爱情,为了继承老公的遗志,才干;有的导演不信军人能不怕死,抵抗侵略,就整出军人本来怕死,背后有督战队逼着他们硬撑;有的导演不信红军能走完长征,就改成红军是为了一个女人,靠那女人当精神支柱才走到头的;还有导演,不信未来解放军装备能多好,战术能多牛逼,就整外国的枪,潜艇是照着俄国美国那几个缝合的,厉害的机器人是敌军的,解放军装备倒是差得远。本质上,这些导演和管某是一路人。也有好消息。到八月二十五号那会儿,《东X岛》票房才搞了三个亿多,票房一天天往下掉,放电影的地方都少了,很难到四个亿。《东X岛》成本差不多五个亿多。一般电影想回本,票房得是成本的至少三倍,*就是十五个亿以上,回本是不行了。就算票房能到四个亿,按三七分账那规矩,*就分到一点二个亿,照样亏四五个亿。亏这么多,以后管某再想拍大制作,投资人就掂量掂量了。有些搞娱乐的,自己没文化,高考分数不有四百分,甚至上没上过大学,却想教化老百姓,给老百姓当老师。每次碰到事儿,我就想起将军那句老话,“搞文化的,得有文化。”这话对中国某圈*适用,得多学点知识,不然一不小心就露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