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尾剧的崛起:从热播期到持久战当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开始竞逐“长尾效应”,剧集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改变。最近一份《2025云合长尾数据分析》榜单在豆瓣和微博上引发热议,让“长尾剧”这个概念重新进入公众视野。这份榜单不仅统计了今年开播剧集在热播期后的“长尾集均”数据,更揭示了平台对剧集长尾效应的重视程度。观众群体开始关注剧集的热度衰减速度,而平台则将独播剧集的“长尾效应”作为宣传重点。无论是热播期结束后新增播放的逆跌增长,还是剧集完结后会员拉新的逆势上涨,亦或是播出半年依然有新广告投放,长视频平台不再仅仅关注剧集播出时的收视表现,而是日益看重其对于会员拉新、用户留存、商业回报所持续释放出的价值。面对短视频、短剧的冲击,视频平台正努力发挥长剧在叙事层次、内容厚度方面的优势,打造更多让用户逐渐“上头”的慢热型作品。社交平台和短视频也为长尾剧集的发酵破圈提供了条件。不仅如此,“全集限免”等运营策略进一步激活过往剧集的“长尾效应”,吸引一批批用户持续入坑。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剧集市场而言,“长尾”将成为一个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关键词。平台为何“卷”起长尾剧?为何今年长视频平台不约而同地“卷”起了长尾剧集?这与平台战略调整和市场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爱奇艺2025年的财报中,曾着重提到了“长+短”内容生态战略,强调长视频的优质内容是立身之本。长尾效应能持续吸引用户和广告主,这在“降本增效”的行业趋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云合数据,2025年上半年,长视频平台共上新271部剧集,同比减少33部,四大视频平台中仅芒果TV上新剧集数量增加。面对剧集数量减少的现状,平台不得不寻求延长一部剧集的生命周期。“长尾”成为行业关键词,也是内容同质化倒逼差异化竞争的结果。当古偶、甜宠等批量生产内容陷入审美疲劳,平台转向通过“长尾价值”证明内容品质,建立用户信任壁垒。优酷“年度畅销榜”的上线,将衡量剧集平台价值的时间周期拉长到了一年,让去年的一批剧集重新进入观众视线。腾讯视频的“经典畅销榜”、爱奇艺站内必看榜已经成为反映内容长尾价值、持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这些榜单不仅是成功的用户行为引导工具,更成为头部内容投资回报率的“试金石”,年度排名直接影响着平台的资源分配与题材创作方向。对于长视频平台而言,这一点正在成为行业共识:唯有经得起真金白银检验的内容,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长尾剧的多元化:不再局限于古装仙侠过去,我们谈到长尾剧,往往是指《甄嬛传》《知否》《琅琊榜》等高居榜单前三的古装剧,剩余的席位则被《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陈情令》等仙侠、甜宠热门类型剧瓜分。定义一部长尾剧,也通常是通过老剧有效播放量、二创数据等指标。最近两年,无论是剧集观众还是长视频平台,都开始从更广的维度去定义一部长尾剧——不再是只有全民出圈的超级爆剧才能算是长尾剧,只要在完结后播放量、会员拉新、商业价值、周边销售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都可以被认证为长尾剧。毕竟,对于长视频平台,《甄嬛传》这样的长青剧可遇而不可求,针对圈层观众、特定群体衍生一部剧的长尾价值,是一条更可以批量复制的路线。不仅如此,长尾剧的也不再局限于古装、仙侠等类型,《生万物》这样的农村年代剧、《扫毒风暴》这样的缉毒刑侦剧、《以法之名》这样的法律职业剧,也能凭借作品本身的品质,获得持久的用户关注度。从播放数据来看,今年的头部爆款剧仍天生自带一定的“热度惯性”,甚至在一年之内还会再度翻红——《藏海传》在38天热播期之后,集均播放量仍然增长了近1000万;《生万物》的站内弹幕数量从8月18日破1000万到9月13日破4000万,20天内增长了300%,反映了持续涌入的新观众的互动热情。《大奉打更人》在更新完结264天之后,出现了第二个热播期,目前腾讯视频站内热搜榜高居第5,近一个月热度几乎每天都在14000以上。不过,今年也出现了一些并非头部爆款的剧集,仍然在广告数据、IP衍生等方面表现出了绵长的续航能力。例如,上半年的古装剧黑马《雁回时》热播期集均为3310万,因为大结局引发的争议被认为续航力有限。然而,在剧集完结之后,广告时长却仍在持续追加,直至9月,《雁回时》再次追加了新的广告商,证明了只要抓住核心女性观众群体,这部反套路古偶具备长期的招商吸引力。年初播出的现偶剧《爱你》热播期集均仅为1800万,但其长尾效应却超过了很多播放量更高的剧集。截至今年8月,《爱你》云合集均播放量较热播期增长近700万,周边销售额增长近百万。尽管播出时缺乏大规模营销,但凭借良好的口碑实现持续传播,观众的自发推荐与二刷三刷行为,最终实现了热度的“细水长流”。由此可见,在“后全民爆剧”时代,只要一部剧集用心制作,能俘获某一圈层观众,在圈层内实现自行发酵,就有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长尾效应。平台如何延长剧集生命周期?2025年,长尾剧显著的增势背后,是视频平台积极采取各种策略,试图延长剧集的生命周期的各种举措。平台不再紧抓“唯流量论”,而是注重剧集质量的提升和内容的创新。“季播化”探索也形成一定的正反馈,对于《庆余年》《长相思》等大体量作品,采用多季开发模式,为作品维持长期热度。排播运营的精细化,也为平台孵化长尾剧打下基础。今年,爱奇艺和腾讯、优酷不断深化会员服务的各种举措频出,目前平台普遍采用“SVIP提前看”、“点映礼包”、“锁集”等策略,差异化付费权益,挖掘单部剧集的深度价值。灵活的排播满足了剧集口碑和市场的多重需求,灵活安排重播和推荐位,让剧集再次被观众发现,比如《莲花楼》就在暑期档再次亮相,为此长尾热度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AI的技术加持也是平台的抓手之一,平台借助算法将经典老剧精准推荐给可能感兴趣的新用户。同时,剧集相关的关键词,方便用户搜索,也是提高剧集长尾效应的关键。短视频占据大众注意力的当下,平台鼓励二次创作与社区互动,通过释放素材、举办活动等方式,鼓励用户对经典剧集进行自发传播,并建设剧集社区,维持话题度和活力。例如《莲花楼》《臧海传》等都有大量的角色cut和剧情复盘内容持续传播。台网联动与跨媒介开发成为平台标配,例如电视台重播《生万物》就触达了不同圈层的观众,进一步放大剧集长尾效应。潜在的影视IP向动漫、游戏、小说等形式的转化,也能反哺剧集本身的热度。限免活动方面,优爱腾无一缺席。爱奇艺开展了3次“全集限免”活动,使24部长剧限免期间日均有效播放较限免前1日上涨50%以上。《莲花楼》《苍兰诀》等剧涨幅达2.5倍左右。芒果TV则推出10部热剧限时接力免费看活动,《国色芳华》《爱的勘探法》等剧有效播放大幅回升。2025年,长尾剧正在重塑视频行业的商业模式,剧集市场的品质新标准。只有重视内容库的价值,通过多种方式挖掘新老剧集的潜能,才能提高用户的粘性和使用时间,也有可能在短剧时代取得通向未来的“入场券”。参考资料1. 云合数据《2025云合长尾数据分析》榜单2. 文娱价值官《2024年长剧集网播年度观察报告》3. 爱奇艺2025年财报4. 优酷“年度畅销榜”5. 腾讯视频“经典畅销榜”6. 爱奇艺站内必看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