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同人小说《炼金术士》卖出300万美元,同人文化商业化引发关注

2025-09-23 00:00:00 影视热点 牛哥哥
《哈利波特》同人小说《炼金术士》卖出300万美元,同人文化商业化引发关注从同人社区到商业巨头:一部小说的意外“上岸”上周,传奇影业以超过300万美元的巨额交易买下了作家SenLinYu小说《炼金术士》(Alchemised)的影视版权。这部小说脱胎自作者发表在同人社区Archive of Our Own(AO3)上的同人文《镣铐之下》(Manacled),其CP正是来自《哈利·波特》的赫敏和马尔福(Dramione,以下简称德赫)。这一消息在全球的同人圈子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也让同人文化的商业化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镣铐之下》在AO3上首次发表时,就获得了8.4万个赞,截至被撤下前,已经有了接近1600万次下载。它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甚至衍生出了自己的同人创作,包括画作、有声书和视频混剪等等。这种热度,后来逐渐蔓延到了同人圈子之外。在疫情期间,人们热衷于把阅读前后的反应剪辑到一起,制作成流行的reaction视频:刚拿到“书”的时候兴奋无比,读完后却眼圈红红,甚至泪流满面。就这样,《镣铐之下》因TikTok上的爆火成了许多人接触同人小说的入门读物。然而,随着作品的出圈,非法销售问题也逐渐浮现。SenLinYu在去年2月通过个人网站宣布《镣铐之下》进入撤文出版流程,她谈到了非法销售带来的困扰。尽管她允许个人装订书籍,不允许销售或发行,但类似现象仍没有止住。2023年,一场慈善拍卖会在缺乏沟通的前提下用《镣铐之下》的装订版筹集了巨额善款,SenLinYu因此决定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装订委托。撤文出版的浪潮:同人文化的商业化之路要谈论眼下出版业对撤文出版的“情不知所起”,《五十度灰》是一部绕不开的作品。起初在联系出版商时,《五十度灰》的两位作者在最开始觉得有必要向编辑隐瞒自己写过同人小说。而多年前,一位网友发现某部出版小说和自己读过的同人小说高度一致,这才逼得作者出面承认,都是自己写的。SenLinYu如今大大方方地宣布自己要撤文出版,不知道震撼了多少老同人圈子人。他们更熟悉的是宛如出柜般的遮掩,因为同人小说曾遭到出版业、职业作家和主流文化的集体鄙夷。而在2012年,《五十度灰》凭销量实力带动了一批类似图书的出版,图书编辑开始主动到同人网站上搜寻选题、联系同人写手,也逐渐发现了同人作者具备的相对优势:他们能在第一时间直接收到读者反馈,因此更懂得如何营销故事和吸引读者。互联网文化的进一步兴起和冲浪主力群体的更迭,也改变了大众对同人文化的印象。放在十年前,你很难想象会有一个个阳光的白男白女对着手机镜头兴奋地介绍“我看的第一部同人文”。Z世代和短视频,助力把同人小说从亚文化的边缘位置抬上了桌。2022年前后,撤文出版的增长趋势更加肉眼可见,并且集中在某种特定的CP类型上。根据民间统计,这年至少有三十本改编自《星球大战》中蕾伊x凯洛·伦(下文简称蕾洛)同人文的言情小说出版。除了企鹅兰登书屋以外,类似哈珀柯林斯这样的顶级出版商也开始在这个赛道发力,推出了正儿八经的包装和推广计划。同人精神的困境:商业化下的身份认同危机出版业对同人小说撤文出版的态度原地掉头,同人圈子对此的鄙夷却一往而深。这可以从最关键的改写环节说起:同人粉丝关心内容,手握IP的大公司关心版权,因此同人小说想要上岸,首先得抹消原作的痕迹,增加原创性。《爱情假说》完全没有一丝科幻元素,这也倒是个巧合:原同人小说就采用了平行宇宙(AU)的写法,故事背景被设置在了大学校园里,主角的身份从绝地武士和黑袍武士变成了博士生与教授。不过改写并非只是对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一键查找替换这么简单。《镣铐之下》则需要更大的工作量。这部同人小说带着了“《使女的故事》平行宇宙”的标签,故事接续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之后,与原IP的关联更紧密一些。因此,世界观设定的非常必要——不然一下子冲撞的版权足足有两个。从根本来说,同人粉丝的诸多担忧,不一定和具体内容相关,而是源自社群共识的裂隙。别忘了,同人小说乃至整个社群都立于“无版”的海盗状态之上。在同人社群的核心焦虑,是同人精神的泯灭和社群的沦陷。在IP版权的阴影下,同人下海,被看作是对“为爱发电”精神的背弃。固然主流受众的涌入也带来了SenLinYu所面临的非法销售的困境,但在最忠实的同人粉丝看来,同人创作理应是一块不被商业侵染的净土——就像AO3的名字展示出的那样:我们自己的成就。回到最初的问题,同人精神会被商业化泯灭吗?从《炼金术士》的出版来看,我还是相对乐观的。看下来,原本同人小说的魅力也不光来自于原作。创作时,SenLinYu察觉到了哈利·波特中“三人组”模式——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这在流行文化中相当典型。“我当时读过的很多故事都有这种组合。女孩通常都非常勇敢、聪明、能干……但说到底,英雄永远是男孩中的一个……女孩一路走来做了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是为了成就男孩最终的英雄气概。”因此,她在《镣铐之下》中设计了这样的情节:赫敏作为间谍,担下了“拯救世界”的重任,冒着生命危险为朋友而战。但她的付出却被遗忘。这部同人小说没有简单地以CP二人幸终的情节来结尾,而是跳到了未来的场景:某人正在阅读一本历史书。其中,历史用一个章节记住了马尔福,赫敏却只出现在了一张合照、一段图注里:她是麻瓜,哈利·波特的朋友,凤凰社的非活跃成员,没有参与战斗。不是单纯的“补充”或“修正”,也不是彻底的“推翻”,而是发现原作的空白和裂隙之处,通过敏锐的再叙述,将被遮蔽的角色经验重新安置到故事的核心。这种“从边缘写回中心”的姿态,未尝不是同人小说的另一重魅力所在。也许,当同人创作进入商业化环节时,重要的并不是“初心是否变质”,而是它能否继续保持对固有叙事结构和文化惯例的追问与改写。只要这种再创造的锋芒还在,同人精神就不会被消解。它或许会换一种形式存在:既是市场商品,也是文化抵抗;既能满足大众消费,也能让那些出自热爱的美好的创造被看见。而那份驱动创作且不求回报的永恒热爱,也不会在人群中消失。参考文献1. Jenkins, H. (1992).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Routledge.2. SenLinYu. (2023). Interview on "Manacled" and "Alchemised". AO3 Blog.3.外媒报道. (2023). "《哈利波特》同人文《炼金术士》卖出300万美元版权". The Guardian.4. Henry Jenkins. (2006).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5. OTW. (2023). Organization for Transformative Works. Official Website.
声明:某某网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广告
广告
链接占位符:{promotion.url.123},链接占位符:{promotion.pic.123},文字:{promotion.title.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