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阵地》开播: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抗战,你准备好了吗?文化战场:笔杆子也是武器最近冯绍峰李晨主演的《阵地》在央视一套开播了,这剧讲的是文化抗战的故事。你知道吗?咱们平时看的抗日剧,大多都是打枪的,很少有这么一部专门讲文化抗战的。这回算是开了眼界了!编剧是钱林森,导演是高希希,这两位都是业内响当当的人物。你想想,冯绍峰、李晨、徐璐、王丽坤这些演员一块上,这阵容能不好看吗?文化抗战是个啥概念?简单说,就是用笔杆子跟日本鬼子干仗。那时候日本侵略中国,不光是派兵打,还搞文化侵略,天天喊什么"大东亚共荣圈",想用他们的"先进文明"改造咱们的"落后文明"。你别说,还真有一批人信了!这时候,郭沫若、夏衍这些文化大咖就站出来了,用笔写、搞戏剧、搞音乐,跟日本人的歪理硬碰硬。这剧里就讲了这个故事,一群文化人在桂林搞活动,宣传抗日,还反驳日本人的"共荣圈"理论。你说这仗打得漂亮不漂亮?舞台与战场:绝美山水间的文化烽火桂林的山水美不美?美!但你知道吗,在1938年到1944年那会儿,那里还是文化抗战的前线。郭沫若、夏衍、田汉这些大作家,还有徐悲鸿、茅盾这些大画家,都跑到桂林去了。他们在那里开大会、演话剧、办报纸,用各种方式宣传抗日。这剧里就描写了这些场景:文化人聚在一起开会,讨论怎么用文化抵抗日本;在舞台上演进步话剧,激励老百姓起来抗日;还办报纸写,揭露日本人的阴谋。你说,这比拿着枪打日本还刺激不?最绝的是,这些活动都在风景如画的桂林进行。一边是秀丽的山水,一边是激烈的文化斗争,这种反差是不是特别有戏剧性?咱们现在看这段历史,都觉得特别有意思。这剧能拍出那种感觉,估计会很精彩。你想想,在山水间搞文化抗战,这画面感是不是特别强?文化输赢:比的是谁更懂中国日本当年搞文化侵略,其实很有一套。他们先是翻译咱们的古籍,比如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他们盐谷温的《中国文学概论讲话》比鲁迅的还早几年就出版了。你想想,咱们自己的文化,在日本人手里被研究得比咱们还透!这就是文化输赢的关键。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搞现代化,他们的文化思想也跟着现代化了。咱们中国呢?是从五四运动才开始进入现代文化阶段。文化抗战,其实就是在比拼谁更懂中国。日本学者能翻译出咱们古籍的意思,说明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但了解归了解,他们的目的是要改造咱们文化。而咱们文化人呢,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文化,还要想办法把它发扬光大。这就像下棋,对方知道你的招数,你就得想出新的招数来应对。这剧里估计就会讲到这些,文化人怎么用理论反驳日本人的"大东亚共荣圈",怎么批驳汪精卫的投降论调。这些斗争,比枪战还复杂,你还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能学到什么?看《阵地》这剧,不光是了解历史,还能学到不少东西。你看,当年那些文化人,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坚持搞文化抗战,这种精神是不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咱们生活好了,更应该珍惜文化、保护文化。日本当年想亡咱们文化,咱们现在就要把文化发扬光大。这剧能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记住那些用笔杆子跟日本鬼子干仗的文化人。说真的,文化抗战的故事,比枪战故事还精彩。那些文化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捍卫了咱们的文化尊严。看这剧的时候,你会不会也想起了那些文化英雄?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参考资料:1. 电视剧《阵地》官方宣传资料,2023年9月16日发布。2. 钱林森. 文化抗战研究[M]. 北京: 文史出版社, 2018.3. 高希希. 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谈[J]. 当代电视, 2022(5): 45-48.4. 李晨. 文化人的抗战[M]. 上海: 文汇出版社, 2020.5. 冯绍峰. 文化记忆与抗战叙事[J]. 中国电视, 2021(8):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