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剧泰语版《三十而已·曼谷篇》海外首播:异域“冬阴功”的碰撞国产剧出海的步伐近年来明显加快,从最初的简单翻拍权出售,到如今开始尝试与本地深入合作,打造更接地气的本土化剧集,《三十而已·曼谷篇》便是这一趋势下的新样本。今年8月28日,这部由柠萌影业投资制作的泰语版《三十而已》在腾讯视频与Disney+同步开播,不仅意味着国剧出海有了新的分析案例,也标志着国产剧在海外市场本土化探索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泰语市场的“冬阴功”风味《三十而已·曼谷篇》的诞生,并非偶然之举。总制片人陆雨曾表示,这个项目是柠萌影业整体海外布局的一部分,旨在探索中文剧集出海的新模式。选择《三十而已》作为翻拍对象,主要基于其普适性和市场潜力。《三十而已》在2020年播出时曾冲上多个电视剧榜单,豆瓣开分8.1,其都市女性题材的属性也引发了广泛讨论。这种题材的普适性,使得它在海外市场具备较好的改编潜力。泰国作为东南亚娱乐产业发展迅猛的市场,其年均复合增长率据普华永道报告预测在2021至2025年间达到4.45%。对国产剧而言,进入泰国市场不仅是与本地成熟娱乐产业的合作,也是提升在东南亚剧集版图竞争力的机会。东南亚市场与中国在地缘、文化和审美上有较多共通性,观众对中国内容接受度相对较高,因此成为国产剧出海的重要前沿阵地。本土化与“冬阴功”风味的融合《三十而已·曼谷篇》的本土化制作过程,充满了对泰国文化特色的尊重与融合。为了确保剧集的“泰味”,制作团队选择了全泰国式的班底,并与当地团队保持了全程主控的紧密合作。从大纲到剧本写作,再到后期制作,中泰团队不断沟通,力求在保留原IP核心内容的同时,融入泰国的叙事和表演风格。陆雨提到,泰剧本身具有一些风格化的特点,比如人物间拉扯得很厉害、剧情更加戏剧化。因此,《三十而已·曼谷篇》在改编过程中,也做了一定的折中,以适应泰国观众的口味。这种本土化的调整,不仅体现在剧情的戏剧化处理上,还体现在对白和节奏的调整上。最终呈现的剧集,既有原IP的精髓,又有泰国的“冬阴功”风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融合。出海的机会与挑战国产剧出海的机遇一直存在,只是之前感受不太明显。中国的剧在制作体量和工艺水准上都不差,关键在于是否认真考虑国际市场,是否清楚市场需求。东南亚市场虽然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耕耘,但南美市场对于中国剧集内容的需求同样巨大,只是经验相对空白,如何投其所好打开这个市场,仍是一个挑战。与英美剧、韩剧等剧集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一定能抓得到新的客户和观众。例如,《三十而已·曼谷篇》虽然主要面对的是泰国市场,但同时也在中国播出,希望在国内市场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火花。目前,小红书、抖音上已有博主开始比较中剧版和泰剧版,这种跨文化的碰撞,无疑为剧集增添了更多讨论话题。国产剧出海的探索,不仅是对市场机遇的把握,更是对文化融合的尝试。《三十而已·曼谷篇》的成功首播,为国产剧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制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那么,你如何看待国产剧的出海之路?你认为未来国产剧在海外市场还有哪些可能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参考资料1. 界面新闻:《国剧出海下一步:仙侠甜宠将成过去时,IP出海和本土剧才是未来》2. 普华永道:《2021–2025年全球娱乐与媒体行业展望》3. 云合数据:《2020年全网连续剧有效播放霸屏榜》4. 柠萌影业:《三十而已·曼谷篇》项目介绍5. 界面新闻专访:总制片人陆雨谈《三十而已·曼谷篇》的本土化制作与出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