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十胤誐为何没被整死?原因在这八爷党中的“刺头”老十在《雍正王朝》的九子夺嫡剧情中,老十胤誐绝对是八爷党里最有个性的角色。他不仅立场坚定,而且敢说敢做,完全不把皇上的面子放在眼里。记得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康熙帝问大家怎么办,太子胤礽说皇阿玛英明,老八胤禩却借机夸赞康熙帝,结果老十三胤祥反驳他,老十胤誐立马跳出来支持老八:"八哥说的对!"再比如太子被废又被复立时,老十四胤禵不满老十三胤祥支持太子,两人在大殿差点打起来,老十胤誐不仅没帮忙拉架,反而踢了老十三一脚,还指着他的鼻子骂:"你不过是废太子的一条狗!"这种敢在皇上面前撒野的胆子,在整个皇子群体里都相当罕见。出身带来的底气老十胤誐敢这么嚣张,主要得益于他的出身。虽然都是皇子,但他的母亲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康熙四大妃之一遏必隆的女儿,也是孝昭仁皇后的妹妹。这个身份让他在八爷党里说话最有分量,康熙帝也念及这个,不能轻易动他。就像老九胤禟说的:"大不了挨老爷子一顿训斥呗!"这种底气,连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都不敢轻易拿出来。粗人标签的妙用老十胤誐最精明的地方,就是给自己贴上了"粗人"的标签。他经常自称不爱读书、脾气火爆、说话直,这反而让他能在危急关头化险为夷。比如户部欠款事件,他因为借了二十多万两银子还不上,急得满头大汗,这种形象反而让他在八爷党内有了特殊地位。老九胤禟都说了:"咱们给他二十几万两银子?"这种情况下,老十胤誐的"粗人"形象反而成了他的保护伞。户部欠款的转折点户部欠款事件是八爷党夺嫡中唯一一次老十胤誐打赢的仗。他主动站出来追缴欠款,结果让太子胤礽失去了判断力,跑去拆老四胤禛的后台。老四胤禛本来在追缴欠款中表现突出,却因为逼死魏东亭被康熙帝质疑。而老十胤誐的这场"胜利",反而让八爷党赢得了老八胤禩的美誉,这种局面下,其他皇子都束手无策。关键时刻的逆风翻盘老十胤誐最精彩的表演,还是在康熙帝驾崩当晚。当八爷党其他成员都慌乱时,老十胤誐第一个跳出来大喊:"皇阿玛只说传位,根本就没说什么四阿哥!"这个举动不仅改变了现场局势,也让他在雍正即位后故意出丑,放屁不断,表明自己就是个"粗人",之前的言论可以全当放屁。这种操作既保全了自己,又给雍正帝留下了"他不懂政治"的印象。粗人的生存之道老十胤誐在八爷党里就像个"擦屁股"的角色,但他却懂得利用自己的"粗人"身份。老九胤禟都说了:"老十胤誐当不上皇上,若是能助八哥向前一步,以后的荣华富贵自然少不了他。"果然,在八王议政逼宫事件中,老八胤禩喊"老老十,不要脓包求人",老九胤禟直接走了,老十胤誐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被八哥拖走了。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既保全了自己,又没有完全倒向雍正。雍正帝的取舍之道雍正帝为什么没有杀老十胤誐?一方面,老十胤誐已经失去了八爷党的靠山,构不成威胁;另一方面,雍正帝要稳定皇位,杀得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就像老十胤誐自己说的:"我是个粗人,又死不了。"这种自嘲恰恰显示了雍正帝的识人之明——老十胤誐就是个没有政治野心、只会闯祸但不会造反的粗人。老十胤誐的"粗人"标签,既是他的保护伞,也是他的致命伤。他靠这个标签在政治漩涡中生存,却又因为这个标签在关键时刻犯错。那么问题来了:老十胤誐的粗,究竟是装的,还是真的?你觉得他在这场权力游戏中,最大的依仗是什么?参考资料:1. 《雍正王朝》电视剧剧本2. 《清史稿·皇子传》3. 《九子夺嫡全记录》4. 《清朝皇位继承史研究》5. 《钮祜禄氏家族历史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