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翻看蒲松龄那本《聊斋志异》,里面故事数不过来,但要说最让小爷着迷的,**是《画皮》。讲的是一个女鬼,脸上长得吓人,可她偏要用画笔把自己弄得漂漂亮亮的,勾引男人,然后……嘿把男人的心给掏了。这故事就是跟男人们敲打敲打,别老被脸蛋好看的女人给骗了。小说里头,男主角就着了道,心被女鬼给挖了。后来还是他媳妇,吞了**癞皮和尚吐出来的玩意儿,才算捡回条命。在蒲松龄眼里,男人就惦记的利益,媳妇儿倒是*仗义的,这后来好多拍《画皮》的,都*琢磨这点的。今儿个说的这出戏,是《新聊斋志异》里的《画皮》。故事里头,有个穷书生,叫王安旭,长得是真俊,会画画,嘴皮子也溜。考功名前,他也不复习,跑去青楼,花了大价钱见了个叫梅三娘的头牌。这梅三娘标榜着清高,卖艺不卖身,可王安旭那甜言蜜语一套一套的,愣是把人家哄得心甘情愿。梅三娘过生日,那些有钱的公子哥送她金银首饰,她都不稀罕,就冲着王安旭送的两只桃子和把破木梳,人家特感动。一来二去,梅三娘就跟着王安旭了,还倒贴钱帮着进京赶考。可惜王安旭那家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他一进京,立马就攀上了翰林学士家的小姐,陈楚慧。梅三娘带着孩子去找他,这混蛋竟然放火把人家给烧了。后来娶了陈楚慧,仗着自己画得不错,还被皇家赏了新房,日子过得滋润。好景不长,有回楚慧的表哥史逸明送了王安旭一张人皮纸,说是从西域弄来的,用个十八岁小姑娘的皮做的。表哥在这纸上画幅美人图。王安旭就拿这张纸,画了梅三娘。那梅三娘的脸都烧毁了,可她魂魄不散,就附在这画里头。她魂魄要从画里出来,就靠这张画皮维持样貌。梅三娘最初想的就是报仇,可一看见王安旭,又听他那些花言巧语,就又动了心。两人在梅林深处盖了房子,又勾搭到了一块儿。可王安旭心里门儿清,他根本就不是真心想和好,就想再烧死她。梅三娘一琢磨,这混蛋的鬼把戏,她全明白了,不再留情,直接就把王安旭的心给掏了。可偏巧有道士路过,给拦下了,救了王安旭,还把梅三娘的魂给收了瓶子里头。王安旭死而复生,还不老实,就想搞更大的名堂,目光就盯上了明霞公主。为了当驸马,他连的老婆都不放过,在楚慧生孩子买通产婆,让她“难产而死”。转眼之间,这混蛋就披红戴绿娶了公主。这出戏的高潮来了!王安旭喝得烂醉,掀开新娘的盖头,盖头底下竟然是两张鬼脸!左边是梅三娘,右边是陈楚慧,俩女鬼联手,报了仇,取了这混蛋的狗命。小时候看**结局,**过瘾,这连环杀妻案,也算是血债血偿了。这剧本改得有鼻子有眼,女人总是把心放在感情上,可男人眼里,名堂和利益才是头等大事。你对这出戏的哪个部分印象最深?在评论区里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