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短剧的兴起,长剧产量急剧下滑,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业界专家们探讨了长剧的未来走向。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4年,电视剧产量降幅高达73%。专家们认为,长剧产量下滑的原因包括优质项目匮乏、市场投资向头部作品聚集、人才断档等。面对微短剧的冲击,长剧应如何应对,如何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微短剧席卷视听市场,长剧如何破局再起?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微短剧的崛起成为一大焦点,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长剧未来发展的思考。据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透露,近年来剧集产量下滑严重,2014年全年获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为429部,而2024年仅为115部,降幅高达73%。面对这一现象,业界专家和创作者们纷纷热议长剧的突破之道。李京盛指出,剧集产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市场上好项目、好剧本、好选题稀缺,市场投资向头部作品聚集,市场人才断档,以及资本良性循环受阻等。他认为,长视频平台改革中“减量提质”的“提质”虽然被频繁提及,但“减量”却鲜为人知。作品投放市场后的成功率低于预期,数据失灵和数据失效的情况增多,导致平台用户流失和传播力弱化。面对微短剧的冲击,长剧的未来之路在何方?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认为,选择剧本时应重视故事的新鲜性,而非单纯追求快节奏。赵冬苓指出,节奏快是观众的诉求之一,但观众有各种各样的诉求。编剧应在短视频和微短剧的冲击下,学会在特定时长内提供更多有效戏剧冲动和细节。王小枪补充道,倍速是长剧创作的趋势,但观众“喜新厌旧”的可能性会大于“喜快厌慢”。秦雯认为,观众喜爱用倍速观看的行为早于微短剧的出现。在她接到的剧本中,发现不少重复堆积事件的情况。袁子弹认为,长剧应克服创作的懒惰,借鉴其他内容形式的新鲜元素,以更丰富的形态和制作方法吸引观众。长剧在微短剧的冲击下,需要不断创新,突破瓶颈,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赢得观众的青睐。在科技创新的助力下,长剧有望在未来的视听市场中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