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生态论坛:成都聚焦升级与创新

2025-05-10 12:06:00 影视热点 牛哥哥
3月28日,成都举办的“千行百业入剧来:微短剧产业生态与艺术创新论坛”聚焦微短剧产业升级、跨界融合与生态共建。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分享了平台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航天局等机构的合作经验,强调精品化是微短剧发展的核心方向。陕文投艺达影视总经理贾轶群指出,微短剧需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具备全国视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程樯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建议。产业协同激发内容新生态,商业变现层面,品牌短剧转化效率超越传统广告模式。论坛还探讨了微短剧的创作与表演,著名演员朱时茂、中央戏剧学院教师刘天池等分享了经验和见解。微短剧生态论坛:成都聚焦升级与创新成都论坛聚焦微短剧生态升级与创新3月28日,成都成为微短剧产业发展的焦点,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千行百业入剧来:微短剧产业生态与艺术创新论坛”在此召开。此次论坛汇聚了政府、平台、制作方、学界等多方代表,共同探讨微短剧产业的升级路径、跨界融合以及生态共建。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在论坛上分享了平台在微短剧领域的实践与思考。他以四川方言剧《家里家外》为例,强调微短剧在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双赢的同时,正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航天局等机构展开合作,围绕文旅、普法、科普等主题开发内容。乐力认为,精品化是微短剧发展的核心,需在选题、美学呈现和制作水准上兼顾“真善美”,并探索“微短剧+”的多元生态。陕文投艺达影视总经理贾轶群从文旅融合的角度提出,成功的微短剧应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具备全国视野,通过情感共鸣扩大传播效果。中科数创影视中心总监郑铭则分享了科普微短剧的创作心得,主张采用类型化叙事手法,将知识传递融入故事情节。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影视负责人曾映雪表示,微短剧已成为公司精品多元战略的重要支点。通过IP改编和技术赋能,他们正推动微短剧从现象级风口向可持续赛道转型。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程樯则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建议,呼吁高校建立“大传播”思维,培养学生掌握竖屏美学、快节奏叙事等新型技能。在产业协同方面,北京好有本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郑安迪指出,微短剧市场的高速增长为影视行业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已成为就业蓝海和内容创新的试验田。红果短剧制片负责人沈志远分享了平台在IP改编与创作扶持方面的实践经验,强调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精准匹配风格契合的IP与创作者。论坛还探讨了先进技术在内容行业的作用,百度百家号内容运营负责人于轲分享了AI在经典IP现代化改编中的应用。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负责人周裘补充道,发行上的技术创新同样重要,行业应加强交流合作,构建“美美与共”的行业生态。在商业变现层面,巨量引擎内容营销负责人金文乐分享了品牌营销的新趋势,表示通过剧情植入等创新形式,品牌短剧的转化效率已超越传统广告模式。著名演员朱时茂、中央戏剧学院教师刘天池以及网文作者转型为短剧制片人的马小虎,围绕微短剧的创作与表演展开深度对话。朱时茂强调短剧表演必须直截了当,表演节奏要与当代快节奏生活同步。刘天池则从专业角度指出,演员需在有限篇幅中塑造鲜活角色,把握角色物质生存诉求和精神思想追求。制片人马小虎强调短剧需挖掘人性共鸣,提出精品化三大路径。
声明:某某网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