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家外这部短剧以300万元成本拍摄,17天内播放量突破10亿,成为全网现象级爆款。这部短剧摒弃了传统短剧的“脑洞大开”,转而关注真实、平实、现实的生活,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此同时,短剧市场也出现了一波中老年题材的井喷,但其中一些内容低俗,甚至诱导老年人付费观看。对此,专家呼吁加强监管,保护老年人权益。而家里家外则以高质量的制作和贴近生活的故事,成为了良心短剧的代表作,为短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方言短剧《家里家外》破10亿播放,良心之作引领行业新风潮一部以300万元低成本制作的短剧《家里家外》,在短短17天内便收获了10亿播放量,成为全网热议的现象级作品。这部全程采用方言的短剧,以其接地气的内容和真实的生活写照,引发了观众和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家里家外》的成功,标志着短剧市场风向的转变。过去,短剧市场以年轻观众为主,内容多为甜宠桥段或爽剧模式,而《家里家外》则以家庭、婚姻、事业等现实题材为切入点,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百态,赢得了观众的共鸣。然而,与此同时,短剧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制作低俗、剧情离谱的短剧,以老年人为主要受众,诱导他们付费观看,甚至导致一些老人因此花费大量金钱。对此,社会学专家叶闽慎呼吁加强对此类短剧的监管,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里家外》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流。这部短剧以80年代初的川渝地区为背景,讲述了重组家庭的故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年代感。网友们纷纷表示,这部短剧“有趣但不狗血,市井但不油腻”,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家里家外》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优质的内容,更在于其“用脑”“用心”的制作态度。在短视频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不断攀升的今天,优质短剧的兴起,有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叶闽慎表示,短视频产业的发展虽然可喜,但低质内容泛滥、无下限博眼球等问题同样令人担忧。他希望短剧制作组能够推出更多像《家里家外》这样的良心之作,形成我国短视频乃至网络文化的独特气质和风格,为观众带来更多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